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是中铁上面专业的隧道公司,在长大隧道领域有很大的权威和实力,如今在城市地铁\海底隧道,提出的口号是穿越江河湖海,引领隧道科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股份公司是中铁隧道里面搞盾构最多最有实力的分公司
施工单位要作好受苦的准备,常年在野外,没有什么假期,有点辛苦.发展的空间还是不小的,给员工的机会很多的,就看你能力和抓机会的能力了
待遇是这样的:
前三个月基本工资1200,在加上加班补助,一天30.
过了三个月开始是有奖金,奖金是基数*系数 第一年的见习生系数是1.0基数是根据工程进度确定的,最低不低于600(公司规定,就是亏本也要开600),一般工程开始的时候比较低,进度好的时候可以达到1000多.
一年都定为助理工程师,系数升为1.75,基本工资的算法也有变化,所有的算上也有1500吧.
总体可以乘以2-3. 大约是5000-6000.
这种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会不同
即使拿出M2或者CPI或者各个公式,其实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答案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
吃穿住行几个方面来看,十年前就是2005年吧,那个时候物价大体是:
房子,北京那个时候三环边大概在7000左右,现在这个二手房变成5万多
车子,相同档次的基本没有变化甚至还更低了些,相对性价比肯定更强
手机,NOKIA的好手机也要五六千,便宜的怎么也要1000多,而2015年的手机肯定比2005年要便宜,而且功能更强大。手机费的下降就更大了
猪肉,批发市场大约05年在11/公斤,现在批发市场大约18/公斤。对应的餐馆价格大约从20一个菜到现在五六十一个菜
交通,汽油05年的价格应该是4快多,现在是6块多。北京的公共交通今年刚涨价,一直都是低价
服装,这个很难比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前几百能买衣服现在也能买,而且很多快消品牌出现,感觉相对来说,除非高级成装,否则实际成交价格基本变化不大
旅游,机票价格基本变化不大,五星酒店价格事实上也没有怎么涨,如果赶好了事实上还稍微降低了些,以前就在1000左右,现在还是1000左右
工资,变化还是很大吧,我们公司05年入职的新员工也就是三千块钱,现在怎么也要五千了
总之,15年相对0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肯定是好了很多。。。
21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说,甘肃决定第五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地区的上调幅度都超过了20%,新标准将从10月1日起执行。
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庞波在会上表示,此次最低工资的调整是依据国家《最低工资规定》和《甘肃省最低工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综合分析甘肃省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平均工资、生活费用支出、物价指数等的较大变化情况,结合甘肃省2008年4月以来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按照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和国际惯例法三种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测算出来的。
此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较大,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从620元/月调整到760元/月,二类地区从580元/月调整到710元/月,三类地区从540元/月调整到670元/月,四类地区从500元/月调整到630元/月,上调幅度都超过了20%。调整后的甘肃省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居西北五省中间水平。
庞波指出,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但是包含了劳动者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企业应为劳动者交纳的保险金。
庞波还透露,今后,甘肃省每两年将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从根本上改善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不仅如此,他还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可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工资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忽视了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仅靠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不可能维持充分就业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他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