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北京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至今,1998年起陆续出版的作品有: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口述实录之一、回家--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二、情证今生--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三、绝无禁忌--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四
赵灵敏简历
性别:男 生肖:猪
名字拼音:Zhao Ling Min
星座:处女座 净身高:177.16cm
网名:震波定人物 体重:67.6kg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职校个人
血型:AB型 爱吃的食物:炖肋排
宗教:佛教 喜欢的植物:黄金万年草
出生日期:19581102
喜欢的动物:神仙鱼
意向岗位:汽车底盘工目前月薪:3118元/月工作经验:1年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到岗时间:155天内政治状态:普通居民人物性格:有条理电脑水平:一级视力情况:3.8 婚姻状况:保密
兴趣爱好:短道速滑、水粉、快板数据说明:上述人物简历数据来源于前程无忧
碧野,原名黄潮洋。
1916年生,作家。广东大埔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教师。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湖北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情满青山》。代表作《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集《月亮湖》.萧红中国常见名。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有同名者。介绍 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萧红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原名《麦场》)《马伯乐》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萧红代表作》 散文:《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回忆鲁迅先生》《桥》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采纳,O(∩_∩)O谢谢!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
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万多册。现为上海大众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很多人愿意称呼他为80后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是80后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80后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
吴鹏飞是一位网络作家。吴鹏飞是中国大陆著名的网络文学作家,擅长网络小说创作,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他的作品皆有超高点击量,其中《认真的女孩多好啊》等成为了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吴鹏飞的作品以情感描写、社会现实等为主题,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当代网络文学界中备受瞩目的一位作家。
伊蕾,原名孙桂贞,天津人。
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69年赴海兴县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铁道兵钢铁厂宣传干事,廊坊地区爱委会干部。廊坊地区文联干部。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黄皮肤的旗帜》,另外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河北文艺》、《长城》等报刊上发表《钢花集》、《孔雀石》、《贫贱者的旗帜》、《泰山情》、《我将放下一切前去》、《海岭的自拔》、《晾》、《大海的儿子》、《浪花致大海》、《火焰》、《野芭蕉》、《迎春花开了》等诗歌、散文、评论近百篇。
张平,男〔1917—1986〕1917年11月20日生于江苏省昆山县,原名仉家驹、仉梦良[4],祖籍山东曲阜,家奉回教。影视、话剧演员,主要代表作品《探亲记》。
李炎,男,保定蠡县人,1927年10月12日生,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945年参加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员,参加过《白毛女》、《血泪仇》等话剧演出。
作家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汉族, 中国当代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路遥作品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安七月 1991年11月出生。毕业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编剧 作家。钢琴十级。小提琴八级。 曾发行微电影《悄悄》图书《所以你好再见》乐曲《乔花》等。 参与蔡成杰的《听见凉山》编辑。在《意林》《萌芽》《读者》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 现在嘉映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