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是不会的 我这里的学员很少有这样的情况
另外给题主提个醒 说说简历要注意点什么
1、尽可能彰显自己的学校背景。
大部分HR看简历第一眼都关注的是院校,不同于国内的985和211,许多相当有实力的国外院校在简历上给人的视觉冲击并不如前者强。注明自己学校的信息,会让HR对你的印象更加精准直观,有些同学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毫无关联,这里可以简练说明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思路,避免让HR觉得你是个没有规划的人。2、注意Timeline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你的timeline最好是从后往前、完整顺畅的一条线,能让HR一眼看到你的发展路线。许多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会有gap year,如果没有做好对应的规划,简历中的timeline就会有一段空白期,一旦简历出现断层,HR就会开始怀疑你的个人规划能力。
3、利用STAR原则量化经历。
即围绕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对你的活动过程进行描写,写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是什么、负责做了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动以及取得了什么成果。
4、针对你应聘的公司做功课。
深入研究应聘公司的背景,搜集你能搜集的所有资料,了解公司的业务范围、企业文化、发展路程,然后将你了解到的公司文化融入到你的求职简历里,让HR知道你与他们公司的需要是吻合的,不要不信,定制化的简历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刚刚经历过博士申请阶段并把自己的cv大换血,效果还算可以。抛砖引玉一下
放在哪里去决议你的cv/resume上有多少位置,以及你在暑校期间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只是单纯的上课,那么放在教育背景/相关课程(relevant coursework)下面就足够了。如果在暑校期间还和某个教授合作搞了project那就可以把project单独拉出来放在科研经历下面(没有单独的科研经历分档就放在个人经历下),如果组织了某些活动的话那就把活动单独拉出来放在personal experience/leadership下面。单纯的在个人经历下写我去上了暑校上了一门两门三门课既占地方又起不到什么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学生认为简历不太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但讽刺的是:60%以上的学生会在简历筛选这关就惨遭淘汰。
各大顶尖企业简历筛选更是异常残酷。校招中,一张简历被浏览的平均时间只有3-5秒,可以说是一眼定生死。拿花旗为例,每年大概会收到10万份左右的简历,但每年招的实习生数量基本稳定在1500人左右。而麦肯锡,一个招聘季的简历通过率甚至不足5%……
然而,被淘汰的学生中有近9成不知道简历的问题出在哪里,大部分人在下次投递时仍然会选择使用原来的简历...
那offer先生今天就来分享下留学生如何写简历,既能描述特质,又能突出自己身为海归的优势。
【前提预告】:全文千字干货,时间紧急的小伙伴,offer先生为大家准备了【留学生大礼包】包含:
需要的戳▼▼
小伙伴们写简历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二是不懂国内HR的偏好。
从行业角度来看,各个行业对招收新员工的期望不同,其中互联网/IT、教育培训是吸纳海归人员的主要领域。
从国内HR的偏好来看,同学们常常以为自己的留学背景就是优越于其他求职者的最大亮点,其实不然, HR们更关注的是你的能力是否与招聘岗位高度匹配。
而对许多小伙伴来说,写简历实在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这样写出的简历内容也是简单而无亮点可言。相信如果你是HR,也不会青睐于这种简历。
那么,一份合格的简历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简历会包括你的教育背景,校园经历,实习经历、获奖情况&技能等部分。不少同学觉得自己的简历除了增加了一个学历背景之外,其他没有太多可以突出的地方。其实不必过于担心。绝大部分同学的经历都不算是很丰富,而企业希望看到的,未必是你有过什么经验,而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擅长什么?你能力如何?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态度去工作的?
这个部分一般包括:学校名称(本科+硕士)、学校所在地、专业、毕业时间、GPA。
这一栏需要写出自己的绩点和排名,如果自己所学专业在全球排名很高,可以备注一下,留学的学校名称后也可以括号备注QS排名。(尤其是排名不错但是在国内名气不显的学校)
除了上面的必填内容,optional的内容包括做过的科研、留学和暑期项目经历等,有的话务必写上,是加分项!
拥有一段国际志愿者经历或者在留学本地当志愿者,是网申快消等行业的外企中的加分点。
这表明你可能具有:明显的语言优势,能够和不同国家or地区的人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相对于国内的大学,留学生的小组课题经历更加丰富和专业,并且在一些课题的观点和思考上更加前沿,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突破点。同时,这些课题&项目经历能证明你对这个领域/行业,或者这个公司,做过相关的研究有了解,并且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比如说,你想面试mkt、咨询、行研部,你可以说你做过某某项目的市场调研。如果你想当管培,你可以说你在小组课题里作为leader带领大家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当你把经历全部梳理出来,再去匹配行业和公司。比如,你要求职互联网,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怎样的,又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他们现在正在布局怎样的规划?理解了行业,再来看岗位。这个岗位给公司能够带来怎样的价值,要完成这些价值需要怎样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一个新人,公司对我的期待会是什么样子,我能为公司带来什么价值?公司怎么才能看到我的潜力?
完成以上几点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简历有那么多方面可写!
很多留学生在写中文简历时都会翻译自己的英文简历。翻译可以,但一定要符合中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不然很有可能“弄巧成拙”,HR并不会觉得你的英文水平多么好,只会觉得“你对这份工作不够上心,连重写一份中文简历都不愿意”。 除了语法错误,还有中英文商业用语的差异。比如欧美企业中的Insights一词,在中国企业中对应的专业词语应该是是“专家意见”或“专家内参”,但被很多留学生直译为“观点、远见”,令面试官不明所以,无法体现专业度。
此外,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很可能需要英文简历。因此,在面试时可以准备中英两份简历带上以备万一。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提供简历模板的网站,社交媒体上也经常看到诸如《转发分享,后台领取100套精美简历模板》的文章分享。对于刚开始写简历的同学来说,可能会纠结于到底是选小清新风还是优雅古典风。其实,除了应聘对审美要求很高的设计类职位之外,其他的IT、金融类岗位对简历排版的要求就是:
大多数的简历停留在HR手上的时间很短,格式不规范,不专业,都会导致简历在第一秒就被丢掉。
一张标准简历应该有的样子:请不要使用带格子,带过多颜色,带背景,带印花,看上去花里胡哨的简历,描述冗杂过长,这些都不适用于职场。
不论是HR还是面试官,在面对N多候选人的时候,花在每份简历上的时间必然很少,这个时候通过简洁的排版、条理清晰的内容,让看简历的人能一下子抓住重点,才是重中之重。
可视化信息相信在很多简历模板上都能看见。
这种可视化布局设计相较于普通模板更好看,因此受到求职小白们的欢迎。但是,这种信息描述在HR眼里,可能是一种迷惑行为。
一方面,这种描述缺少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用进度条表示的PS技能水平是什么水平?是谁来评定这个水平的?是行业水准还是自己?如果是行业水准,那又是如何评定?
缺少了参照物的技能百分比描述,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对于工作能力的描述最忌讳的就是空口无凭夸夸其谈,而可视化本身是一种抽象化的表达方式,正好是背道而驰。
所以在选择简历风格的时候,切不可被华丽的设计迷惑了,实用性才是最核心的要求。
写简历时的【技能/奖项/兴趣爱好】这一项属于比较锦上添花的内容,在简历中没有提到的部分,都可以在此处补充。比如获得过的奖项、会使用的工具软件、外语(比如:托福/雅思/阿拉伯语/德语等)等。如果才艺过多,展示不过来,请谨记一个【原则】:符合岗位要求的优先。
许多人在写简历中的个人技能一项时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把自己会的技能写进去就万事大吉了,比如“擅长数据分析”、“精通office软件”、“能流畅使用英语”等。
写了一大堆与岗位符合的技能,但是HR却没有联系你。为什么呢?
其实,写简历有点类似于论文的行文思路。当提出一个观点时,需要用一些相关的事实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可靠性。同理可得,当在简历中提到一个技能点时,也需要相关的辅助介绍来证明:我可以!
举个例子,上面提到的“擅长数据分析”、“精通office软件”、“能流畅使用英语”就可以修改为:
擅长数据分析:在xx项目中利用python软件抓取xx数据,能更迅速,精确的帮助团队完成xxx任务;
精通office软件:excel中会使用vlookup功能,数据透视功能;ppt可根据主题制作模板(必要时提供作品);
能流畅使用英语:已通过xxx考试,分数为xxx;在校期间可与导师、同学无障碍用英语交流等。
另外,HR在筛选简历时通常首先看跟岗位匹配的关键字,所以与其写一些长篇大论,不如在突出关键字的基础上进行打磨。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厂采用机器筛选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式。机器筛选主要是看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学校,学历,四六级成绩,GPA,奖学金等。所以无论是在申请还是面试时,一定要注意突出对岗位要求的关键词,如:组织能力、领导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而人工筛选主要是针对机器选出的符合硬性条件的简历进行主观评判,核实实习经历是否符合申请岗位,开放性问题的答案等。
针对各个岗位的特性,总结企业针对该岗位的关键词。你过往的经验、技能、素质越符合这个岗位要求,两者匹配度越高,你的简历就越吸引人。反之,假设你的简历缺少这样的关键词,就非常容易被企业的网申系统Pass掉。
实习经历的逻辑顺序,该选哪些对岗位申请有用的经历都是需要仔细思考的。往往有两到三个靠谱且相关的就可以了,真正有用的实习只有以下几种:
写实习经历一般包括的内容:公司名称、地点、实习起止时间、岗位、工作描述,注意经验的时间和与所申岗位关联度,按照时间顺序由近及远排列,最近的经历会更有优势;
写实习经历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按照你完成的项目来写。有些实习的工作量较大,可以按照完成的项目来划分,具体写一下每个项目你都完成了哪些部分,项目里面的细节也是需要描述的,尽可能量化你的指标或者业绩用数字说话。第二种:按照你做了什么事情来写。大致描述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什么任务以及你扮演的角色。看上去第一种更专业,确实如此。不反对你全部使用第一种的格式,但必须注意,当HR问到你这些项目的时候,你必须都能非常顺利的回忆当时发生的细节。
切记,实习经历的优先级别,一般是:相关度>公司大小,不要拿着一份大厂经历,不论应聘什么岗位都写上,不相关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另外,每一项经历下可设3个Bullet Points进行拓展叙述,具体数目可视情况而定,最好不要超过4条。
经历要怎么写,是需要技巧的,可以使用STAR原则量化自己的经历,用直观数字作支撑,即:我在什么样的背景下(Situation),接受了什么任务(Task),做了什么事情(Action),取得了什么成果(Result),工作职责什么的就不用写啦。
在相关的职位工作过,做的事情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你如何证明你比别人优秀,比别人更合适?
举一个营销相关的实习经历,一般人是这么描述的:
在XXX公司期间,曾参与联合营销活动,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给公司带来了较大利益。
量化过的优秀描述是这样的:
工作期间,曾参与XXX公司与我司联合营销活动策划、执行工作,与20家公司洽谈成功取得合作赞助,上线仅5天最终活动pv量达1000w+,参与人数100w+,用户转化率高达66%,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品牌曝光度及行内影响力。
量化过的描述显然更加一目了然,令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而这样写的重点在于能让HR更快速的了解到你在这个岗位能为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增加成功几率!
没有实习经历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其他包括社团经历、比赛经历、志愿者经历、项目经历和小组课题经历,只要和应聘岗位相关,或取得的成就比较厉害,能从正面/侧面反映你的个人能力,都可以写在简历中。
比如:
xx大学 中国学生会 外联部:
作为外联部成员,促成学生会与房产、教育、招聘等不同行业的商家合作;策划并参与2020迎新会,并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留学生活动。
最后offer先生希望能给正在迷茫的你带来一点温暖与帮助。留学结束想要回国求职的小伙伴们,offer先生也为你们准备了关于留学生校招以及落户的【留学生大礼包】里面包含:
需要的戳▼▼
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用,或者可能对你身边的人有用,可以把它发给TA,他们会感激你的!!
(1) 最后,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2)也可以关注一下我@offer先生求职指导,每日更新求职干货
更多留学生跳转:
offer先生求职指导:留学学历认证全过程~附常见问题解释~
何赛飞简历
籍 贯:浙江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1963年4月
文化程度:大专
专业职称:一级演员
8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
主要成就:
《五女拜寿》饰翠云,获长影厂最佳女主角奖;
《红楼梦》饰妙玉;《大红灯笼高高挂》饰三姨太梅珊;
《红粉》饰小萼;《天涯歌女》饰小红;《风月》饰秀仪等;
95年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
96年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周冰倩
作品专辑
《我想有个家》(1989年)
《周冰倩二胡高胡专辑》(1991年)
《Passing Love》(1993年,日本第一艺能公司)
《积木的都会》(1994年,日语)
《忍耐孤独》(1995年)
从艺简历
1969年
5月生于上海
1978年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开始二胡专业学习
1982年
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1985年
升入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师从二胡名家项祖英
1987年
参加“雀巢杯通俗歌手大奖赛”
1988年
参加上海电视台举办的中秋晚会,演唱《台湾雪》
1989年
录制个人专辑《我想有个家》,发行量超过一百万盒
连续获得全国十五省市声乐比赛“特别奖”
1991年
5月,参加“上海之春”二胡比赛,获第四名
录制《周冰倩二胡高胡专辑》,发行量超过十万
东渡日本,发展音乐事业
1993年
7月12日,获得东京第十二届日本大都会通俗歌节最优秀新人奖
10月10日,摘取日本第二十六届(新宿)音乐界金奖,并一举夺得日本百家电台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日本歌谣奖桂冠,获得第二十九届日本有线广播大奖赛新人奖
12月31日,获第三十五届日本唱片大奖赛新人奖
在日本第一艺能公司出专辑《Passing Love》
1994年
出第二张日语专辑《积木的都会》,在东京举行第一次个人演唱会
1995年
回国,参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JVD冰倩音乐时间”的制作
推出专辑《忍耐孤独》
拍摄12集电视连续剧《新丽人行》
1996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演唱《真的好想你》
1997—1998年
完成个人首张VCD专辑,主演一部22集电视连续剧《梦圆何方》
1999年
5月,《周冰倩—真的好想你》个人自传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海外在中国人眼里指的是外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都指的是海外。只要是说外语的国家都是外国人,外国人和中国人的皮肤生活习俗都不一样,比喻老外使用刀吃西餐,中国人使用筷子吃中餐。
陆卫东是一位知名的数学家,他的简历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背景:陆卫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学术成就:陆卫东在复杂几何、奇点理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中国数学会杨振宁奖等荣誉。3.职业经历:陆卫东曾在法国大学工作,之后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罗庚数学中心主任。综上所述,陆卫东是一位拥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杰出成就的数学家,曾荣获多个国内外奖项,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教授和华罗庚数学中心主任。
在线简历与附件简历都可以,最好把简历名称修改为:姓名-求职岗位-工作年限。如果是邮箱投递的话,建议在正文写上自我介绍和个人优势,300字以内即可,可以加深HR对你的印象。祝你求职成功!
姓名前面不必加任何谦称的限定语,以免有阿谀之感,或让对方轻看你的能力
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生于台湾桃园县,祖籍山东潍坊,中国台湾学者、经济学家。
1974-1978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1986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起开始重点研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2011年11月11日,郎咸平以48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9位。温碧霞,原名温啤霞,1966年7月30日出生于香港调景岭,中国香港女演员。
1981年温碧霞被星探发掘,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靓妹仔》,并提名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1984年与刘德华主演电影《停不了的爱》而成名。2000年10月1日,嫁给香港富商何祖光,婚后淡出娱乐圈,演出主要在中国大陆发展。2011年凭借历史战争电影《英雄·喋血》获得第3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2012年接拍动作电影《扎职》。2016年主演的爱情电影《爱在深秋》上映;加盟何念导演的电影《这辈子有过你》。2017年,友情出演都市职场情感剧《漂洋过海来看你》。
中文名
温碧霞
外文名
Irene Wan
别名
温啤霞、温碧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