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
党和政府机关实施领导职能,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如召开会议、调查研究、现场办公、直接指挥等等,但最普遍、最简便、最有效、最常用、最规范的是发布公文。
公文在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全局、协调各方、承内联外的中枢作用。从公文中可以明显看出一个地方、部门的工作水平,可以影响到对一个地方、部门工作情况、班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否及时准确传达贯彻和有效地执行。所以说,公文处理工作是整个机关工作的重要枢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公文处理无小事。而公文拟制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撰写公文按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主题:按语的主题应与公文主题一致,可以总结、评论、反馈、具体说明、指示等。
2. 确定语气:公文按语应以客观、中肯、简洁为原则,不得过于主观化或情绪化。可以使用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建议句等。
3. 措辞要准确:按语应注意在表述中,用词规范、措辞准确、避免模棱两可或引人歧义的用语。
4. 严密的逻辑性:公文按语应符合逻辑,内容应连贯、一致、紧密。
5. 注意文化背景:在涉及外语、地名、人名等内容时,需要注意各个方面的文化背景,避免引起误解或矛盾。
6. 按规范操作:按语的格式应符合公文格式规范,包括字号、字体、行距、间距、缩进等。
总之,公文按语是体现公务员工作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真对待,做到准确、简洁、规范、冷静、客观。
一是根据上级明确要求引出问题。
二是为落实文件精神和领导指示精神引出问题。
三是针对现状问题需整改提高引出问题。
公文开头也称之为引言。所谓引言,就是引出正文的语言,“开门见山”是其写作的基本原则,公文一起笔就要直接点明主旨、触及主旨或为展现主旨开路。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
1、目的式
用“为”、“为了”等介词构成介词词组发端,交代阐明制文目的。
2、引据式
以“根据”、“依据”、“遵循”、“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交代制文的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等等本源、依据的开头方法,常用于规则、布告、报告、通知等文种。
3、说明式
这是首先说明背景情况或工作意义,然后叙述其他材料的开头方法。
4、直述式
这是在正文之首制文的背景,制文所针对的现状,让读者首先明白公文撰制的现实出发点的开头方法。
标题应该包含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公文标题三要素的行文逻辑就是:谁+为了什么事情+说什么话。
在党政机关,常用公文文种,如请示、报告、通知、函等,其标题的构思和撰写都应该遵循公文处理格式规范要求。
不过,事无绝对,在一个机关的内部或者在本系统内发文,人们习惯做法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甚至有的临时性通知,或者事由不复杂的通知,标题只用文种。
另外,有的特殊文种,如通告、纪要等,标题也是只有文种,或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并且简化事由内容,如:会议纪要、协调会会议纪要等。
写作文就如同做一道好菜,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最后再加以排盘,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
写作文也有一定的步骤顺序可循。
一、认清题目:
对于题目字字句句逐一推敲,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划定题目的范围
二、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再加以创作,才能使得文章内容能针对题目,而不致离题。另外,不要订立太多的中心思想,以单一主题发挥,才不会增加文章的复杂性。
三、决定文章体裁:
分析完题目后,应可大概看出应以什么体裁来加以书写,而且文体决定之后,就朝着一定方向去写作,如果想融合两种以上的文体,也应有主辅之分。
四、搜集相关材料:
广泛的资料搜集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但也不是要所有的材料都概括承受,如此对于主题和布局可能会造成伤害,对于搜集到的材料或脑中引发的灵感,应该予以去芜存菁,如此才能创造出杰出的内容。
五、拟定主题大纲:
依主题拟定大纲,并做好分段规划,如此写作时才能有所参照,也不会离开主题。
六、依大纲写作:
依大纲的内容,把搜集整理的材料融成一体,并注意前后语气连贯性。
七、修饰文句:
边写边修饰,对于文字词句的用法要仔细斟酌,谨慎的应用。
八、详细检查:
找出隐藏的错误,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于部分题意的表达,可能会发现更佳的方法。
公文撰写的原则是指在撰写公文过程中应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明确性:公文应表达清晰、明确的信息,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意。
2. 简洁性:公文应力求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啰嗦的陈述,使读者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3. 规范性:公文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格式要求,包括文体、字体、字号、标题、开头、结尾、编号、时间、签名等方面的规范。
4. 标准性:公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组织内部规定的标准,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合规性和依法效力。
5. 科学性:公文应基于事实、证据和数据,遵循科学思维和论证方法,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6. 客观性:公文应客观、中立地表达观点和信息,避免夸张、主观的表达方式,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原则。
7. 正式性:公文应具备一定的正式性和庄重性,避免使用太过口语化或随意的表达方式,以展现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8. 精练性:公文应精练、精确,不出现冗余、无关或重复的内容,以提高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
公文撰写的原则旨在确保公文的质量、效果和可读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指导和沟通功能。
公文写作,一是多学学相关的介绍写文章的教材,例如什么机关公文写作指导类的。大体要对各种各类的公文格式有一定的了解,写东西才会有针对性;二是多搜集些单位里的公文,领导讲话稿、年终总结、工作报告什么的。这些就是你工作中常接触的,别人已经结合工作整理过的,非常有借鉴性;三是多看看报纸文章(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什么的),尤其是评论员文章。日常注意积累素材,有好的段落或句子可以摘录下来,尤其是一下新的理论提法什么的;四是多练笔多修改,写文章不易一蹴而就。先写些简单的公文,结构简单、内容简单的练练笔,然后写点相对较长的,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你可以试着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小结(所谓的早请示完汇报),既积累了工作经验又练了文笔,还培养了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
说的都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参考下吧……
公文撰写时,不同的文种类型,人称会是有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的。
撰写请示、报告、通知等类的公文,公文里面的人称,经常是用第一人称。
撰写批复、意见、规定等等类型的公文,里面的人称,经常用的是第三人称。
因此,在公文撰写过程中,用哪种人称,一般要考虑写作的内容、写作的对象、对收文单位有什么具体要求等因素。
学校公文是学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学校内部管理的有序进行、信息的准确传达以及学校形象的展示。因此,撰写规范的学校公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份规范的学校公文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标题、正文、签发单位、签发人、印章、日期等内容。这些要素将直接影响公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因此在撰写时需要特别注意。
在撰写学校公文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明确表达、内容真实、用词得体、格式规范、语言简练等。只有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确保学校公文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学校公文通常包括通知、公告、请示报告、决定、说明、通告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文对象、内容、格式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撰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公文范文,供您参考:
以上范文仅供参考,实际撰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总之,规范撰写学校公文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撰写学校公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感谢您阅读本文。
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对于各类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撰写一份优秀的公文可以提高专业形象,传递有效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本篇文章将分享一些公文写作的经验,帮助你撰写出色的公文。
在开始写作之前,明确写作目的是非常关键的。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的公文是要提供信息、解决问题、传达政策还是执行指示。明确写作目的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和使用合适的写作风格。
了解你的读者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公文可能会面向不同的群体,例如上级领导、同事、合作伙伴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分析读者群体将帮助你根据读者的背景和需求调整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
公文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或模糊的词汇。使用简单清晰的词汇和句子可以确保信息的易理解和准确传达。另外,尽量避免使用行政术语或行业专有名词,除非你确定读者能够理解。
公文的逻辑性和结构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你的观点和信息。确保你的公文有清晰的引言、主体和结论,使用标题和小标题来划分段落和章节。另外,使用有条理的段落和句子来表达观点,避免跳跃式的写作。
公文必须准确和完整。在写作时,确保你的信息准确无误,事实可靠,并且没有遗漏关键信息。如果有需要,进行事实核实和参考资料的收集。另外,仔细检查你的文档,确保没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或其他错误。
使用合适的格式可以提高公文的可读性。根据需要使用标题、编号和列表来组织你的信息。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适当的字号,确保文档整洁、易读。另外,根据组织的要求或标准,使用合适的标志和表格来呈现必要的信息。
撰写出色的公文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明确写作目的、分析读者群体、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保持逻辑性和结构性、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使用合适的格式是撰写出色公文的关键。通过遵循这些经验,你可以提高你的公文写作技能,并提升你在职场中的表现。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这些公文写作经验能够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