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意义不同:除表达的意义是“被除数是除数的多少倍”,比如:5除10等于2,其表达的是“10是数字5的2倍”;除以表达的意义是“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比如:10除以2等于5,其表达的是“10里面有5个数字2”。
2、概念不同:除数在除号前面,被除数在除号后面,称为“除”;被除数在除号前面,除数在除号后面,称为“除以”。
3、算式不同:“除”表达的算式是“除数÷(除)被除数=商”,比如:6除12等于2;而“除以”表达的算式是“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比如:16除以8等于2。
除法计算公式:被除数÷除数=商 (a÷b=c)。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比如:2x3÷2=3。乘法除法同一题,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哪个符号在前面先算哪个!
两道除法算式即为30÷3=10 ,150÷5=30。
除法算式具备的条件是必须有被除数和除数 再根据除法算式公式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的原则,列出算式。比如 ,被除数为30,除数为3,可列除法算式为
30÷3=10,商为10,
被除数为150,除数为5,可列除法算式为
150÷5=30,商为30。
短除法是求最大公因数的一种方法,也可用来求最小公倍数。求几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开始时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即:先把每个数的因数找出来,然后再找出公因数,最后在公因数中找出最大公因数。后来,使用分解质因数法来分别分解两个数的因数,再进行运算。之后又演变为短除法。短除法运算方法是先用一个除数除以能被它除尽的一个质数,以此类推,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在网络上解答数学题有时候需要配图说明,比如说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都要用到短除法,如何制作短除法的算式呢?请跟小编一起来研究。
工具/原料
windows画图工具
方法/步骤
1、打开Windows画图工具,单击线段工具,把线粗设置为细线。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可以画出标准的水平线或竖直线,如下图所示。有多余部分可以使用橡皮擦擦除。
2、单击文本工具,设置好字体大小。
3、输入第一行数字,可以通过敲空格键调整数字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文本框调整好位置。
4、然后再插入几个文本框输入数字,一行一个文本框比较好。
5、最后一个文本框输入结论,先输入汉字:最小公倍数。
6、然后输入算式和结果。这样一个短除法算式就制作完毕,入后使用截图工具截图后插入答题框里就行了。
210除以2等于15,240除以6等于40,460除以2等于230,490除以70等于7,560除以8等于70,4000除以80等于50,300乘以3000等于0.1,648除以8等于81,8199乘以除以等于911,1000除以5等于200,3636除以4等于99,255除以5等于51,888乘以4等于222,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出题做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72÷9=8,8x9二72;
72Ⅹ2=144,144÷2=72。
……
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除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用于将一个数(被除数)平均分成若干份(除数),求出每份的数量(商)。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和余数(如果有的话)。
首先,将被除数的最高位与除数的最高位相除,得到商的最高位。
然后,将商的最高位乘以除数,得到一个部分积。将这个部分积从被除数中减去,得到一个新的被除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被除数的位数小于除数的位数为止。
最后,将所有的商的位数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排列,得到最终的商。
如果有余数,可以将余数写在商的下方,表示为一个分数。
700÷270
=700÷(200+70)
=700÷200+700÷70
=3.5+10
=13.5
三位数乘除法算式:先根据加减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利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定律,用递等式简便计算,先将被除数看着(200+70),被减数除以括号里面的两个数,商相加,和就是700÷270列式得出来的商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