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简历?

时间:2025-05-12 08:38 人气:0 编辑:招聘街

一、郭沫若简历?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出生于1892,1978年去世。他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二、鲁迅先生简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三、郭沫若先生的代表作?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

1、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

2、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

3、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

4、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四、郭沫若先生说过的青春名言?

1、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3、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4、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5、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郭沫若

6、 金钱的魔力实在不小。它已经吃遍了全世界的穷人。——郭沫若 《金钱的魔力》

五、曹禺先生的生平简历?

曹禺(1910-1996),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作者生平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六、郭沫若哀悼鲁迅先生的三首挽联?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七、探寻郭沫若先生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郭沫若先生的青年时代

郭沫若(1892-1978)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及政治家。他早年留学日本,醉心于古代汉字文化,深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成为白话文文学运动的早期倡导者。在表现方式上,他深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笔下的形象更直接、更接近生活。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乏体现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之作。特别是在《青年郭沫若诗选》中,不难发现他青年时代的豪迈与激昂,以及对“自由”、“平等”、“博爱”、“共和”、“科学”、“现实”等一系列人类共同的理想的追求。

郭沫若先生的艺术成就

郭沫若以鲜明的时代标签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他的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译著,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作品《野草》展现了对年代和革命的热情,而《郭沫若杂文选》则密集地揭示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忧虑和对人类前途的探求。在文学创作领域,他坚持创新,跳脱了封建文学的桎梏,使自己成为一名脱颖而出的杰出作家。

郭沫若先生的政治生涯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积极参与了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诗歌、文章甚至政治活动,都为当时社会所津津乐道,成为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二十世纪前后,他积极响应抗日救亡的旗帜,倡导抗日救亡的民族运动,成为民族救亡斗争的重要旗手。他的政治活动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郭沫若先生的晚年生活

尽管郭沫若先生在政治上屡经挫折,但他对文学艺术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投入。他的晚年生活以文学研究和创作为主,更是发表了大量新作品,始终保持着文字上的活力。

1978年,郭沫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在中国文学和政治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他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更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感谢您阅读本文,通过本文,希望您能更全面地了解郭沫若先生,他在文学、艺术和政治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八、郭沫若先生给聊斋志异题词是什么?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上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下联——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 写鬼写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

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龄在小说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又指蒲松龄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

刺贪刺虐:贪虐:指贪官污吏。联语指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暴虐。

入骨三分:化用成语“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指《聊斋志异》对罪恶社会的揭露深入骨髓。

九、郭沫若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

    原因如下:

    1、郭沫若幼年时曾患过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听力大为受损,加上他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昔日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几乎消失,在医学听诊等方面的困难极大,所以被迫改行。

   2、郭沫若感到,医术只能医治人的身体的疾病,不能拯救整个民族的灵魂。激发民众觉悟比医疗病痛更为重要,于是他便毅然弃医从文,用一支笔去呼唤沉睡的人民大众。这与鲁迅弃医从文一样。

   3、在日本留学期间邂逅日本女子佐藤富子,很快坠入爱河,产生了写诗的冲动和欲望,为安娜陆续写出了《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纳斯》等诗。井喷的创作成果助长了他的文学兴趣,促使他改行。

   4、辛亥革命给了他新的希望,他受到留学日本的革命者的邀请回国参加革命,“在革命途上中国是要冲,我这后半截的生涯要往有意义的地方去。”

   

十、怎么出手家里祖传的郭沫若、启功先生的书法真迹作品?

国内拍卖行每年两拍,会向社会征集拍品。可以留意一下各大拍卖行的信息。像是启功先生的荣宝斋每年都有专场。可以送过去鉴定参拍。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招聘街 滇ICP备2024020316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