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集团是国企?

时间:2025-03-02 04:19 人气:0 编辑:招聘街

一、中旅集团是国企?

是国企也是央企。 央企和国企并不是并列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就像苹果和水果,一个小概念,一个大概念。所谓央企就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是国企的一种。在中国大陆,除了中央所属国有企业,还有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凡央企都属于国企,但国企不一定是央企。 中国国旅已经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港中旅是著名的四大驻港中资企业之一,合并国旅之后公司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因此,作为全资子公司的中国国旅也属于央企性质,是央企也是国企。

二、中国旅游集团 中国国旅集团 中国港中旅集团?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油麦菜

近日,全国摘星,举国欢庆(略微夸张)。据统计,全国行程卡摘星半小时内,火车票搜索量上涨了1.5倍。旅游板块复苏在望,引爆了资本市场。

来源:同花顺,截止6月30日

提起旅游,大家都很熟悉。但说到旅行社,中旅、国旅、中青旅、港中旅,总是傻傻分不清。

先花点时间扒一扒历史,可以看出最早国内旅游业是四大集团的天下。

而后,四大集团又变成了两大阵营。港中旅集团+中旅集团+国旅集团合并重组,形成了中国旅游集团。而中青旅集团自成一派,于2017年并入了光大集团(再往上追溯,都背靠国务院)。

在资本市场上,两大旅游阵营各有一个代表,分别是香港中旅(HK 0308)和中青旅(600138)。

疫情之下,这俩公司都损失惨重。但翻开财报会发现,港中旅的翻身仗,明显要比中青旅打得漂亮。

来源:营收数据,单位亿元

2021年,中青旅营收约为疫情前的60%,归母净利润只有2019年的3.5%。而港中旅营收恢复到了80%,归母净利润已达2019年的45%。

二者来头都不小,业绩走向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日后,是港中旅继续乘胜追击,还是中青旅将触底反弹?

一、疫情之下,如何自救?

2019年,中青旅和港中旅营收分别为140.54亿、44.77亿。疫情爆发的第一年,二者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49%、56%。

这种时候,中青旅和港中旅开启了两条不同的自救之路。

1、中青旅靠副业勉强糊口

从收入构成来看,中青旅传统第一大主业,是旅游服务收入,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跟团游、自由行等旅游服务。

毫无疑问,这项业务受疫情冲击最大。曾经该业务占营收33%,如今占比还不到6%。取而代之的营收主力,是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收入

这名字,听起来就跟旅游没多大关系。据其年报解释,主要是“销售媒体交换服务器、路由器、监控设备等 IT 基础架构产品和提供福利彩票技术服务”。

来源:iFinD,营收规模(左,万元)营收构成(右,%)

虽然脱离了旅游主业,但若能拯救惨淡的业绩,也算是好事。只可惜,没这么乐观。

第一,该项业务疫情前就存在,疫情后营收规模也没多大增幅。如今占比大幅增加,只能说明,并不是边缘业务扛起了业绩大旗,而是因其他主业,都在下降。

第二,该业务毛利率只有5.68%,远远拉低了中青旅的综合盈利能力。受此影响,2020年,中青旅净利率已达-3.42%。2021年虽有一定复苏,但也只有0.49%,勉强糊口。

2022年一季度,中青旅再次扭盈为亏,且亏损加剧,已达-12.87%。

来源:同花顺,2021年度数据

2港中旅景区业务由劣变优

相比之下,港中旅的自救手段,得天独厚。

港中旅的业务结构比较清晰。疫情前,主要是景区经营为主,旅行社服务为辅,另外还有部分酒店业务和客运服务。

同样,港中旅的旅行社服务也大受打击。但与中青旅不同的是,港中旅的景区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

因为疫情,催生了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即周边游

这点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疫情管控之下,出游不能跨省。但出游的需求还在,所以大家开始深度挖掘本省景点。记得之前看网友调侃,不是疫情,都不知道北京原来有这么多山。

而中青旅旗下,主要景区是乌镇和古北水镇。其中尤其是乌镇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其遭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相反港中旅旗下,经营的景区包括深圳两个主题公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几个休闲度假区。

来源:2021年度数据

疫情之下,周边度假需求激增。大家都不能往外跑,反而为港中旅留住了不少游客。

港中旅唯一受到负面影响的,是同样面向全国游客的嵩山景区。实在扛不住亏损,所以港中旅选择把它卖了(出售51%股权)。变相又成了一笔收入。

来源:iFinD

从数据来看,2021年,港中旅的景区及相关业务收入,已创历史新高

疫情不仅没有重挫港中旅,反而给了它新生。

二、后疫情时代,如何重生?

只是港中旅这条重生之路,暗藏危机。

1后疫情时代,此消彼长

从前面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港中旅之所以能够借力疫情强势复苏,是因为自己手里的景区,区域性更强,但其实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

港中旅旗下,两个主题公园+6个自然人文景区(不包括非股权投资)+4个休闲度假区+5个专门提供景区配套服务的公司,正常年份(2019年)合计实现营收19.73亿。

而中青旅,只有乌镇、古北水镇两个景区(另有濮院景区,2022年试营业),合计实现营收17.57亿。

这就说明,横向比较竞争力,港中旅远不如中青旅,以及众多其他全国性景区。

去年,港中旅只是占了游客不跨省的便宜。但如今全国摘星,一旦跨省游放开,那么港中旅与中青旅之间,必然此消彼长

2过往投入,覆水难收

届时,港中旅不仅业绩堪忧,而且过往投入,也覆水难收。

2021年,港中旅景区收入能创新高,除了疫情创造的客观条件外,主观也做了不少努力。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接连推出了6个新项目。几个休闲度假区也打造了不少新活动,甚至成了区域内网红打卡点。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增加投资的基础上的。

疫情前,港中旅固定资产规模大概在80亿左右,且年增长缓慢。但2020-2021年,已增至90多亿,且尚有新项目在建。

来源:同花顺

如果周边游客再次转向全国,那么这部分投入,何时才能收回?甚至于,还能不能收回?

三、今日美好,能到几时?

某种程度上,疫情对旅游行业也是把双刃剑。国内游和国际游都明显衰颓,但却刺激了周边游需求。

这种局面,对中青旅这类,依赖旅行社收入以及全国性景区的公司来讲,相当不友好。中青旅靠副业自救的手段,看起来也颇有些无奈。

而港中旅,则很好的抓住了本地市场的机遇,破釜沉舟。只是,这并没有改变港中旅市场竞争力偏弱的根本问题。

来源:iFinD,从左到右依次为:营收、税后利润、净利率

疫情之前的三年,港中旅各项财务指标已有明显下滑趋势。不知今日靠区域市场维持的“美好”,又能持续到几时?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三、中国港中旅集团与中国中旅有什么关系?

港中旅和中旅不是一个旅行社。港中旅全称为: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旅全称为:中国中旅(集团)公司他们都是比较老牌的旅行社,细细追究历史和渊源就很难说的清了。

现在做业务的往往都是他们的省级,市级乃至县级分社——确切的说是业务部门。总体的宣传和营销使他们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真正的服务质量往往每个部门各不相同。需要合作的话,最好选择规模比较大的部门,比较重视信誉。

四、中旅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

中旅集团是国企也是央企,是中央所属国企。

五、河南中旅集团是国企吗?

河南中旅现在是私企。

河南中旅作为河南省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标杆性旅游集团,河南中旅集团旗下拥有8家独立法人子公司,职工2000人,积极推行品牌和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主营国内外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开发、景区开发和经营管理、民宿、酒店管理、索道、文旅策划规划、会议会展服务等。

六、港中旅酒店集团是国企吗?

港中旅酒店集团是国企。

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

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原名“香港中旅维景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于1985年4月1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港中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秉承“为客人服务、为业主服务、为员工服务、为酒店服务”的理念,公司以全员精细化管理和系统的个性化为手段,以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硬件系统和市场营销系统为标准,以特色服务为精髓,为客人创造独特的、个性的旅游住宿体验,为业主获取最大效益,实现酒店可持续增长。

七、恒安集团财务笔试题

恒安集团财务笔试题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恒安集团财务笔试题。作为财务从业人员或财务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司财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笔试题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巩固知识,还可以检验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解答以下的财务笔试题。

问题一:财务报表分析

1. 请解释什么是财务报表,以及主要的财务报表类型。

2. 如何分析一份财务报表?请简要说明你的分析方法。

3. 分析财务报表时,通常使用哪些财务指标?请列举并解释其中的一种。

问题二:成本和费用

1. 成本和费用之间有什么区别?请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2. 请解释如何计算销售成本,并说明其重要性。

3. 成本与费用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问题三:财务管理

1. 请介绍一下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2. 为什么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运营至关重要?

3. 如何管理公司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请说明你的思路。

问题四:投资决策

1. 投资决策是什么?为什么投资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请解释什么是资本预算,并说明资本预算决策的关键因素。

3.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请列举并解释其中两个。

恒安集团财务笔试题就是这些。希望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大家能够对恒安集团的财务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财务知识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在职场上抢占先机。谢谢大家的阅读,祝大家工作顺利,财务能力越来越强!

参考答案:

问题一:

1. 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总结。主要的财务报表类型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 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比较分析、趋势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计算财务比率、查看趋势以及将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

3.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等。其中,净利润率是指公司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了公司每一块销售收入的利润。

问题二:

1. 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费用,而费用是指用于支持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开支。举个例子,一个制造商的原材料费用属于成本,而销售部门的办公用品费用属于费用。

2. 销售成本是指直接与销售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成本等。它的计算可以通过将销售相关的成本加总来得到。销售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3. 成本与费用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合理管理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费用的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问题三:

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财务责任、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财务责任是指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披露是指及时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风险管理是指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投资决策是指对企业的投资进行策划和管理。

2.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运营非常关键。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3. 管理公司的资金流入和流出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流动计划。首先要确定资金需求和筹资计划,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运营。其次,要注意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管理,合理安排和控制支出。最后,要进行资金流动的监控和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资金管理策略。

问题四:

1. 投资决策是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并决定投资金额的过程。投资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2. 资本预算是指对一个项目或投资进行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估,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的决策过程。资本预算决策的关键因素包括现金流量、预计收益和风险评估。

3.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此外,成本和回报、风险评估、资金来源等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恒安集团财务笔试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财务管理领域的知识。财务管理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感谢大家的阅读!

八、大数据集团笔试题

大数据集团笔试题一直是许多求职者心中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数据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增加,因此备战大数据集团笔试题成为了许多求职者的重要任务。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大数据集团笔试题的类型、应对策略和解题技巧,帮助广大求职者在笔试中脱颖而出。

大数据集团笔试题的类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大数据集团笔试题的类型。一般来说,大数据集团笔试题主要包括数学推理、逻辑推断、英语阅读和编程题等方面。数学推理题常涉及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逻辑推断题则考察求职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英语阅读部分要求求职者在限定时间内阅读并理解一篇英文文章;而编程题则考验求职者的编程能力和对算法的理解。

应对策略

针对大数据集团笔试题的类型和难度,求职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建议求职者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特别是数学、逻辑和编程方面的知识点。其次,求职者应该多练习各类笔试题,培养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此外,在应对英语阅读部分时,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文章、听力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英语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在应对大数据集团笔试题中至关重要。首先,求职者在做数学推理题时应注重理清题目要求,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题;在逻辑推断题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住关键信息快速推理;英语阅读部分可以先扫读全文把握主旨,再细读理解细节;在编程题中,要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善于利用编程语言的特点解题。

总的来说,备战大数据集团笔试题需要求职者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还要在解题思维和应变能力上有所提升。希望上述内容对正在备战大数据集团笔试题的求职者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踏入大数据行业!

九、香港中旅集团是什么级别企业?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是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中旅集团)的母公司,港中旅集团创立於1928年4月,是香港四大驻港中资企业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开拓经营,现已发展成为以旅游为主业,以实业投资(钢铁)、房地产、物流贸易为支柱产业的海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截至2007年底,集团总资产为370亿元人民币,共有员工4万人。

十、中国中旅集团旗下酒店?

中国旅游集团酒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旅酒店”。

公司拥有“维景”“睿景”“旅居”三个系列特色品牌酒店。

在内地、港澳和英国持有和管理酒店近200家,客房超过48,000间,其中内地酒店覆盖北京、南京、杭州、苏州、重庆、深圳等60余座城市;在英国自有的42家酒店覆盖伦敦、里兹、伯明翰、林肯、朴次茅斯、布莱顿等多个城市。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招聘街 滇ICP备2024020316号-38